讀《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》有感 國控商貿 張建魁
通過深入學習倪岳峰書記的文章《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》,使我深受啟發,作為一名駐村干部,根據文章精神,結合自身崗位實際,在鄉村振興工作中做好以下幾點:
一、加強黨的領導,宣傳黨的政策
在駐村工作中必須與村干部、黨員深入學習和忠實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學習貫徹黨章黨規黨紀,提高思想政治素質。作為駐村工作隊員,我時刻牢記群眾是實踐的主體,黨的各項政策方針最后都要落實到群眾頭上,我通過走訪入戶、發放政策宣傳單等各種方式方法把政策宣傳到位,落實到位,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給村民講解清楚。在宣傳政策過程中,我自己一定要把政策理解透、吃透,在講解時,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結合。在執行政策時,身體力行,帶著村民干,干給村民看,使村民心里放心、有底,有信心往幸福大路上大步前進。
二、為民辦實事、解決難題
駐村干部身處農村一線,應該時刻銘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,始終堅持人民立場,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,心中始終裝著農民百姓,自覺踐行為民服務初心,做到心系群眾、熱愛群眾、服務群眾。要胸有情懷敢擔當,懷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,多跨村民的門檻,多聽群眾的心聲,自覺把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融入到人民群眾的心坎上,做到身入、心沉、情融,尤其是要關心關愛留守兒童、空巢老人、殘疾人等特殊群體,對每一戶群眾如數家珍,盯住所需、扭住要害,幫助群眾解決好最盼、最難、最急的事情,真心實意地為群眾排憂解難,用自己的“辛苦指數”換取百姓的“幸福指數”,切實讓群眾擁有獲得感、幸福感。
三、真抓實干發展產業
農業產業扶貧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,鄉村振興的落腳點是生活富裕,而生活富裕的關鍵在增收。支持發展特色產業,并在拓展產業鏈上下功夫,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和提升產業附加值,村民依托特色產業發展實現穩定就業和持續增收,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有效脫貧。發展特色主導產業,引導和扶持發展“六小”特色產業,由“輸血”救濟到“造血”自救,是脫貧的依托,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。結合我村的實際情況,真抓實干,下莊河村建立了榨油坊、磨面坊,充分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,增加了農產品的附加值。通過幫扶單位的支持,租用村民的閑置土地,建設了櫻桃采摘園和酸棗產業園兩個產業項目。預計掛果后,每年為村里帶來十余萬元的利潤。這些都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,增加村民和村集體的收入,而且是長期的穩定的增收。
在下一步的工作中,我要嚴格按照省委書記關于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要求,堅決、全面、認真地落實,特別是要因地制宜結合下莊河村的實際,謀劃好鄉村振興的具體方案,高度重視保障改善民生,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,讓所駐村盡快實現“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?!?,通過幫扶與全村群眾齊心合力、努力奮斗為建設美麗河北奉獻自己的力量。